10月27日-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金沙官网-【优质服务】参赛团队再创佳绩,实现历史性突破,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不论是获奖项目数量上,还是获奖等级上,均创下金沙官网-【优质服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金沙官网-【优质服务】红色专项赛项目《“凤鸟归巢,振兴乡村”— 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现状调查研究》凭借出色的表现,作为全校唯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件红色专项赛道作品入围到本届终审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主体赛项目《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政策为导望闻问切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新态势—溯源问脉关外民族融合地辽宁省七年调研为例》荣获全国三等奖。“黑科技”专项赛项目《落叶新生—退役风机叶片再利用研究》荣获行星级(全国二等奖)奖项,《基于红外光纤传感技术测量液体浓度技术》和《基于激光轮廓扫描的弹体内螺纹检测系统》两个项目荣获卫星级(全国三等奖)奖项。

团委胡骥老师带队赴贵州大学参加“挑战杯”终审决赛

金沙官网-【优质服务】参赛项目在“挑战杯”科技成果展现场的布展展位
在“挑战杯”科技成果展期间,共青团辽宁省委副书记葛骁欧亲临金沙官网-【优质服务】项目展位进行交流指导,对参赛团队给与充分鼓励。

共青团辽宁省委副书记葛骁欧与金沙官网-【优质服务】参赛团队合影
获奖项目介绍
红色专项赛道一等奖
项目名称:“凤鸟归巢,振兴乡村”——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现状调查研究
指导教师:校团委 李妍、李赫
参赛队员:赵鑫鹏、巩柯良、马敏轩、刘浩然、董金梁、富俊伟、袁新博、张美辰、郝波、徐明洋

项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的新篇章。大学生返乡创业调研团从2022年开始,利用寒暑假期间走访了乡村、高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对策与思路。调研成果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界》,被新华社内参采纳刊发,并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主赛道三等奖
项目名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政策为导望闻问切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新态势—溯源问脉关外民族融合地辽宁省七年调研为例
指导教师:艺术设计学院 李军苗、廖峰
参赛队员:王丹丹、刘祥意、丁西泠、宋长磊、薛兵

项目介绍: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发展的历史见证,成为本土区域最具文化性、识别性、独特性的典型形象,历史建筑保护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建设兼容并行,需要积极思考及探究解决方案。团队自2016年以来,针对东北三省历史建筑展开普查考证,共考察71处省内物质文化遗产地、15处省外物质文化遗产地,拍摄相关影像资料万余张,并对其归类、整理及注释。团队以辽宁省为例,建立“望闻问切”多维调研分析框架,开展文化溯源、遗产现状、政策评价、公众认知等多维层面的交叉调研分析,提出“一护二育三环”的优化建议,积极促进辽宁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工作。
“黑科技”专项赛道 二等奖
项目名称:落叶新生——退役风机叶片再利用研究
指导教师:艺术设计学院 王成玥、陈峰
参赛队员:尹杉杉、李一婧、田梓宇、马佳聪、张佳祺、冷守铭、林闽妍、张天娇、纪涴译
“黑科技”专项赛道 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红外光纤传感技术测量液体浓度技术
指导教师:理学院 李倩、刘晓云
参赛队员:孙文琦、王艺霏、金艺
“黑科技”专项赛道 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激光轮廓扫描的弹体内螺纹检测系统
指导教师:理学院 冯志勇
参赛队员:李家缘、赵萌萌、孙冰雨、张沫、于千惠
自2022年9月起,学校启动挑战杯校赛以来,金沙官网-【优质服务】高度重视,统筹部署,由校团委牵头,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择优推荐等环节,共有203项来自不同专业的作品参与选拔,涵盖主体赛、红色专项、黑科技等多个赛道形式,参赛学生数超过千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教师达300余名。学校组建专业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公开选拔,依托学校科创赛事服务平台,对标项目选题方向,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做好师生对接,对优质项目进行深度孵化培育,邀请高水平赛事专家进行专项辅导,协助各参赛队精进打磨作品,累计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培训达30余次。在国赛终审决赛开始前,特邀请具有国赛金奖指导经验的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通过赛前模拟答辩,指出关键问题和改进要点,着力提升项目竞争力,提振参赛师生士气,在国赛中最终取得新的突破。
在今后的工作中国,校团委将认真总结本次大赛的宝贵经验,加强与高水平院校互学互鉴,协调各方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竞赛成果。同时,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续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竞赛宗旨,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关注社会热点,以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锚定选题目标,持续深耕项目,发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科创报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文/胡骥 图/董金梁)